少年游 夜宿慈云寺
少年游 夜宿慈云寺。近现代。陈方恪。 十年踪迹楚江蘋。稽首过慈云。花雨空幡,碧山残磬,愁梦未曾醒。而今寂寞樊川鬓,遮莫悔多情。七夕心期,五湖旧约,归去可怜生。
[近现代]:陈方恪
十年踪迹楚江蘋。稽首过慈云。花雨空幡,碧山残磬,愁梦未曾醒。
而今寂寞樊川鬓,遮莫悔多情。七夕心期,五湖旧约,归去可怜生。
十年蹤迹楚江蘋。稽首過慈雲。花雨空幡,碧山殘磬,愁夢未曾醒。
而今寂寞樊川鬓,遮莫悔多情。七夕心期,五湖舊約,歸去可憐生。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
:
傅义
杜宇催人快繫风,羲娥行色太匆匆。纵非看得韶光贱,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明代:
谢肃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宋代:
杨万里
若道寻春被雨催,如何随处两三杯。
晚晴晓雨如翻手,有底亏侬不好来。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随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侬不好來。
宋代:
宋祁
侧曲艳歌閒送日,晚花初叶暗留春。
舞狂风蝶时过树,啼熟林莺不避人。
側曲豔歌閒送日,晚花初葉暗留春。
舞狂風蝶時過樹,啼熟林莺不避人。
明代:
王夫之
灵雨从云崖,回风结寒霙。萧条韶年始,摇荡芳春情。
惊珠无留缀,碎玉有馀声。遥天益以邈,空宇含微晶。
靈雨從雲崖,回風結寒霙。蕭條韶年始,搖蕩芳春情。
驚珠無留綴,碎玉有馀聲。遙天益以邈,空宇含微晶。
元代:
王恽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博山一缕云蒸。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有间书遮眼,*枕松声。素无宦情。较得失、一毫轻。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春酒绿、何*频倾。
小窗人靜,梅枝香細月華明。博山一縷雲蒸。好個*仙風骨,詩思苦憑陵。有間書遮眼,*枕松聲。素無宦情。較得失、一毫輕。自歎高歌白雪,寡和誰聽。潇然巾卷,見芝宇、光浮壽頰生。春酒綠、何*頻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