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清代。刘鹗。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清代]:刘鹗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伊誰白雲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光怪,五色爛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
文章發天籁,氣節動坤軸。親承紫皇诏,來往監玉局。
一卷黃庭經,暇日應爛熟。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
明代:
孙一元
苦竹泠泠沙雨青,秋风别我钓鱼汀。好持使节朝天子,莫道江湖有客星。
北固云回山历历,洪河龙斗浪冥冥。眼中经济须公等,殿上夔龙有典刑。
苦竹泠泠沙雨青,秋風别我釣魚汀。好持使節朝天子,莫道江湖有客星。
北固雲回山曆曆,洪河龍鬥浪冥冥。眼中經濟須公等,殿上夔龍有典刑。
明代:
钱宰
负郭高居昼不开,绕阶流水绿于苔。花前洗笔供诗画,马上敲门知客来。
深树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蚁滟春杯。官衙正在行军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
深樹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後何妨犯夜回。
明代:
边贡
送君无奈别情何,五日生朝客里过。心逐悬旌离汉徼,梦随春柳渡辽河。
重关复岭狼烟接,暮雨朝云海气多。应有大篇吟出塞,不须停马问干戈。
送君無奈别情何,五日生朝客裡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随春柳渡遼河。
重關複嶺狼煙接,暮雨朝雲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幹戈。
明代:
于慎行
诸生祖帐拥离颜,云际飞凫不可攀。万里天悬琼岛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岭通闽路,海水南头望汉关。此日鲛人愁正极,因君欲见去珠还。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際飛凫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鲛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宋代:
张耒
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
客路苦寒惟饮酒,老年便暖屡添衣。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