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宋代。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宋代]: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亭臯木葉下,原隰菊花黃。憑高滿眼秋意,時節近重陽。追想彭門往歲,千騎雲屯平野,高宴古球場。吊古論興廢,看劍引杯長。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涼。當時坐間英俊,強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雲鄉。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先点明时间、地点。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彭门往事。那时自己才三十七岁,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部队,驰骋于战场。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这几句话描写了从前戎马生活的一个消闲场面,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上下片情绪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愤慨悲凉,在雄健俊爽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抑郁。
唐代·蔡伸的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
► 蔡伸的诗(204篇) 〕
明代:
陈是集
岂为冬砂学驻颜,樊笼脱却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种,膝下兰芽继舞斑。
三益斋成敦夙好,八箴书就付名山。欲将型典推先哲,咫尺龙门自可攀。
豈為冬砂學駐顔,樊籠脫卻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種,膝下蘭芽繼舞斑。
三益齋成敦夙好,八箴書就付名山。欲将型典推先哲,咫尺龍門自可攀。
清代:
孔继瑛
有子悲风木,饥驱到北平。移家聊远道,就食怅馀生。
载主亲封箧,栖神宛倚衡。同车频险阻,共命判幽明。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怅馀生。
載主親封箧,栖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宋代:
李弥逊
不寄斜封岁已馀,那闻异县更移居。
羁怀易动野马也,归梦自成胡蝶与。
不寄斜封歲已馀,那聞異縣更移居。
羁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近现代:
陈方恪
意气拿云忆昔年。当筵借箸画山川。功名欹枕看飞鸢。
草檄未成憎命达,酬恩何计受人怜。一龛云卧送华颠。
意氣拿雲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鸢。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龛雲卧送華颠。
宋代:
翁溪园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
鎮淮樓下旌旗,晶明輝映雲山閣。宸旒倚重,折沖千裡,無逾秋壑。緩帶輕裘,綸巾羽扇,從容籌略。使氈裘膽破,丁甯邊吏,無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橋風月,稱斷樓、卷盡簾箔。绂麟華旦,飽吟玉蕊,款簪金藥。驿騎朝馳,寶鞍賣賜,禦筵宣押。更賜環促如,中書入令,作汾陽郭。
宋代:
陆游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苖圜鼙送举杯。
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
稚荷出水榴花開,長苖圜鼙送舉杯。
村鄰相樂君勿笑,要是安健無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