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
词语解释
飘荡[ piāo dàng ]
⒈ 在水上浮动。
例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渔船在湖中飘荡。
英drift; wave;
⒉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例漂亮的头发在她的肩上飘荡。
英fly;
⒊ 漂泊。
英rov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飘盪”。
⒉ 在空中随风摆动。
引南朝 梁 吴均 《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闥,杨花飘荡落南家。”
巴金 《秋》四:“但是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从 北京 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
⒊ 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引《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⒋ 指被水冲走。
引《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智伯 ﹞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⒌ 飘泊无定;流浪。
引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宋 苏轼 《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 龟山 岁五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途中遇寇,资斧丧尽,飘荡不能归。”
⒍ 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见“飘荡”。
引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 吴会 远,飘荡帝乡情。”
明 高濂 《玉簪记·寄弄》:“莫非春心飘荡,尘念顿起。”
《再生缘》第六四回:“看到心中飘盪处,疯魔了,蓝巾彩袖二裙釵。”
国语辞典
飘荡[ piāo dàng ]
⒈ 在空中随风飘动或在水面随波浮动。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同众下海,遭风飘荡,不知所止。」
近漂荡 飘零 飘扬 飘舞
⒉ 流浪、飘泊。
引《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念备一生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⒊ 飘摇动荡。
引《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相关成语
- guāng qǐ光启
- guāi guāi乖乖
- chū rè出热
- wō wō tóu窝窝头
- jiē wù jìng接物镜
- 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无几
- jiǎng lǐ xìn讲理信
- fāng mù shā方目纱
- liú xiàng刘向
- huā guāng花光
- líng shòu零售
- mù běn木本
- cháng xíng常刑
- lì sè力穑
- xiàn qī限期
- xié shāng协商
- yǒu lǐ shù有理数
- bó lì孛戾
- wū yī guó乌衣国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十传百
- lòu shuì漏税
- yí qì遗弃
- bàn shù半数
- guī yǒu guāng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