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隐蔽的近义词(yǐn bì)
疆土的近义词(jiāng tǔ)
报告的近义词(bào gào)
清理的近义词(qīng lǐ)
害怕的近义词(hài pà)
打点的近义词(dǎ diǎn)
床上安床的近义词(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光泽的近义词(guāng zé)
性质的近义词(xìng zhì)
终于的近义词(zhōng yú)
好处的近义词(hǎo chù)
黑点的近义词(hēi diǎn)
风声鹤唳的近义词(fēng shēng hè lì)
讲义的近义词(jiǎng yì)
配合的近义词(pèi hé)
地方的近义词(dì fāng)
表演的近义词(biǎo yǎn)
推动的近义词(tuī dòng)
能否的近义词(néng fǒu)
奋起的近义词(fèn qǐ)
恐惧的近义词(kǒng jù)
用处的近义词(yòng chǔ)
引申的近义词(yǐn shēn)
拖延的近义词(tuō yán)
声望的近义词(shēng wà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