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


拼音zì dé
注音ㄗˋ ㄉㄜˊ
词性动词


自得

词语解释

自得[ zì dé ]

⒈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contented; self-satisfied; be pleased with oneself;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 尧 舜 之君世, 许由 之巖栖, 子房 之佐 汉,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一:“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

⒉  自己有心得体会。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国语辞典

自得[ zì dé ]

⒈  自觉得意。

《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自满

⒉  自得其乐。

《文选·班固·东都赋》:「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
《文选·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⒊  自得其道。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汉·郑玄·注:「自得谓所乡不失其道。」
宋·程颢〈秋日偶成〉诗二首之二:「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⒋  自然获得。

《文选·李康·运命论》:「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英语contented, pleased with one's position

德语Unbeschwertheit (S)​

法语content de soi

分字解释


※ "自得"的意思解释、自得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礼物包好,按照大学班与附中班分成两堆,然后各自从对方的礼物堆中拿起一个红纸包,津津有味地看各自得到了什么样的礼物和谁送的礼物,然后分别找送礼。

2.少女看在眼中,自然是觉得这贼书生无法抵赖,暗自得意自己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沾沾自喜。

3.牛羊骏马在这里怡然自得。

4.我宁愿游戏于草泽污泥之中自得其乐,不愿置身于国家而身不由己。

5., 另一个先前的恶霸说,他完全知道自己使同学的生活变得多么悲惨,但如今,他回顾起这些作威作福的日子时,依然掩饰不住自得。

6.金钱;他家财万贯!权利;他唾手可得!美女;他手到擒来!他纵横于商场、官场、战场、花场、娱乐圈、金融圈……左右逢源,逍遥自得。

7.高考究竟能回报我们什么,已经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过了人生的转折点,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可以昂然自得开始新的人生征途。昂扬振奋,火热的青春还等待着我们去抒写!

8.本篇文章将助你破除英美餐桌礼仪的重重障碍,如此一来,以后如果你出国到加拿大或美国,或到这两国人士的家中作客,便能怡然自得了。

9.他让夜歌停下,马儿正在变老但依旧昂然自得地踱着慢步,看着泰拉莎开玩笑似的骑着灰淑女在他身边绕圈。

10.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