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xiàn

文献


拼音wén xiàn
注音ㄨㄣˊ ㄒ一ㄢˋ

繁体文獻
词性名词

文献

词语解释

文献[ wén xiàn ]

⒈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document; literature;

引证解释

⒈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论语·八佾》:“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⒉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録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国语辞典

文献[ wén xiàn ]

⒈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分字解释


※ "文献"的意思解释、文献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日本民俗学家后藤兴善先生说:"在民俗学上,决不否定文献记录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要把文化较低的,落后的庶民的实际生活作为研究的第一位资料,要把采集这些资料作为民俗学的第一步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到民俗学的本来面目。"。

2.近世中国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而日记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记资料,往往从其主人的日常生活中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

3.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都有对鹏鸟的记载,甚至不少古籍中以确凿不移的笔调称鹏鸟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像传说中那般大到几千里。

4., 《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5.《走向和谐》汲取以往电视理论文献片的成功之道,同时力避前车之鉴,摒弃说教与直白,不懈地探索创新的电视叙述语言和描写手段,陈言务去,新意迭来。

6.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7.他认为其著作对于全面考察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有重要启示,不能以方法的瑕疵完全否认结论的正当,同时对葛氏将不同时代的中国文献同样看待以及天马行空式的推断亦不以为然。

8.介绍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数据备份方法以及应用。

9.根据医著、医案、谱牒等文献资料,勾勒新安郑氏喉科医学的总体轮廓,初步探析郑氏喉科学术经验。

10.介绍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数据备份方法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