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āimài

拍卖


拼音pāi mài
注音ㄆㄞ ㄇㄞˋ

繁体拍賣
词性动词

拍卖

词语解释

拍卖[ pāi mài ]

⒈  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一般由出卖者把现货或样品陈列出来,由购买者竞相出价争购,直到无人再加价时,就拍板成交。

auction;

⒉  减价抛售(如剩余物品或陈旧存货)商品。

清仓拍卖。

sale;

引证解释

⒈  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一般是由出卖者把现货或样品陈列于商行当众出卖,由购买者竞相出价争购,直到无人再加价时,就拍板作响,表示成交。

清 裴荫森 《购置练船疏》:“其船託 英 商天裕洋行拍卖,洋平番银四千元。”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合同各执,载明限期,如过限期不还,即将所押之物拍卖偿抵。”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章:“薛嘉黍 从 法国 奔丧到了 南洋,把他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个椰油厂拍卖了。”

⒉  减价抛售,甩卖。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现在皮皮商店要拍卖这许多货,货色都是最上等的。”

⒊  泛指出卖。

萧军 《羊·樱花六》:“第二天她还是白着脸色去拍卖她的青春。”

国语辞典

拍卖[ pāi mài ]

⒈  减价抛售。

如:「百货公司年终拍卖时,我妈总要大肆采购一番。」

⒉  定期在一定场所,当众发卖货物,由多数人购买争相出价,至卖主认为满意,以拍板作响表示成交,称为「拍卖」。

如:「他到英国观光时,特别去苏富比拍卖中心参观。」

⒊  法院将查封之动产或不动产,以公开竞争出价的方式,定其价金,而将该动产或不动产出卖,以资清偿债务。

分字解释


※ "拍卖"的意思解释、拍卖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但正如戈登伯格指出的那样,此次欧姬芙的拍卖纪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与男性同行们的作品价格旗鼓相当了,不再矮人一截。

2.肯定有,有些逃命的,有些没钱的,有些在大海里淘到好东西的,五花八门,多的只会让你们目不暇给,总之这么久以来,拍卖会上就没遭遇过没东西拿出来卖的。

3.众人坐定,偌大的拍卖场今日座无虚席。

4.拍卖会上,丁总坐在最后排,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竞价变化,争取一锤定乾坤。

5.中国艺术品拍卖进入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时期,连连爆出亿元拍品,已经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新闻。

6.虽说把那些东西拿到大型拍卖会中会卖的更好的价格,但是在那些拍卖会中却是需要众多手续费,七扣八扣之后,也是赚不了多少。

7.一个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调子,流光溢彩。

8.清代古籍所占比例比较大,如第160号拍卖品是清康熙时期著名大才子纳兰性德通志堂刊印的宋朝人林希逸所撰《鬳斋考工记解》。

9.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介绍,自古以来,扇子便与喻世言情有不解之缘,成为身份身价的体现。

10.厦门远华国际大厦首次拍卖流拍,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