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1.1934年发生了纳粹对政权篡夺的事件。
2.他们肯定会负隅顽抗,但是现在是1944年,与纳粹1940、41年连连取胜时大不相同。
3.曾被希特勒的纳粹党打上“堕落”标签的11座雕像,一度认为已经在二战中被毁坏,已经在德国回到了陈列架上。
4., 在40年代,为躲避纳粹,他第二次逃亡,坐船去了美国。抵达纽约时,他身上只有100美元。
5.这书中许多彩页,都在二战和纳粹的历史中不断出现,建立了纳粹视觉标识的标准,却一直无人找到源头。
6.瑞典的民主只奠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自由言论的权力。这赋予人民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力,对任何事都可以表达、可以有想法也可以相信。这项权利涵盖所有瑞典公民,从住在森林里的新纳粹分子到丢石头的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其他所有人。斯蒂格·拉森
7.倘若网络存在,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否还有可能?我不能肯定。所有人将立即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中国也是同样的情况。虽然竭力过滤网民可能看到的东西,信息还是得到双向的传播。中国人可以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我们也能知道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8.在勃兰登堡州的科特布斯,400多人集体在难民收容所前示威,其中不乏臭名昭著的新纳粹分子,也有不少妇女儿童。
9.当然,歌德勒的辞职除了因个人对纳粹党这种极端的反犹太主义不以为然外,也因为他一向主张地方自治,不能接受纳粹党如此地介入地方行政,使市长及市政府成了唯党意是从的机构。
10.一百十二、我当时心里很清楚,所谓的"新德国"已经处于彻底灭亡的边缘,而且在纳粹主义的狂妄将这个国家破坏地疮痍满目后,这个国家正需要神父。
相关词语
- róng nà容纳
- hǎi nà bǎi chuān海纳百川
- chún cuì纯粹
- nà mǐ纳米
- shēng nà声纳
- nà mù cuò纳木错
- nà kuà nuó yāo纳胯挪腰
- huì cuì荟粹
- zhōng nà中纳
- zhēn cuì贞粹
- nà gān纳肝
- xiàn nà shǐ献纳使
- nà jiàn纳谏
- xiào nà笑纳
- zhāo nà招纳
- juān nà捐纳
- jiē nà接纳
- jiāo nà交纳
- āi tè nà huǒ shān埃特纳火山
- tīng nà听纳
- shōu nà收纳
- shén cuì神粹
- rán nà然纳
- jīn jī nà shuāng金鸡纳霜
- chá nà察纳
- nà yòng纳用
- jiā nà嘉纳
- chōng cuì充粹
- kē nà科纳
- nà cǎi纳采
- nà lǚ jué zhǒng纳履决踵
- nà shì zhāo xián纳士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