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


拼音xí xí
注音ㄒ一ˊ ㄒ一ˊ

繁体習習

习习

词语解释

习习[ xí xí ]

⒈  频频飞动貌。微风和煦貌。清雅和谐貌。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象声词。盛多貌。

引证解释

⒈  频频飞动貌。

《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⒉  微风和煦貌。

《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⒊  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
《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⒋  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
《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⒌  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⒍  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沈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国语辞典

习习[ xí xí ]

⒈  舒和的样子。

《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⒉  飞动的样子。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⒊  盛多的样子。

《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⒋  行走的样子。

《文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

分字解释


※ "习习"的意思解释、习习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2.可以说,北方天寒地冻,西昌暖阳高照;南方汗流如雨,西昌凉风习习。

3.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富有春意,又是异彩纷呈的。

4.春日的播种迎来秋收的硕果累累,夏日的炎热,迎来秋日凉风习习,短信的问候迎来我对你最温馨的祝福,立秋到了,祝你身体安康。

5.11日,西安街头凉风习习,秋风不光扫落叶还扫走了烦人的霾。

6.11日,西安街头凉风习习,秋风不光扫落叶还扫走了烦人的霾。

7.站在倚天绝壁的山顶,凉风习习,视野茫茫,环顾周围绵连起伏的群山,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8.出现这些情况是学生学习缺乏明确学习的动机呢,还是因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而造成的呢?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9.当凉风习习低拂过水面的时候,水上顿时会出现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的银色薄箔。

10.这里依山旁水,一阵风吹来凉风习习,那峰峦雄伟的群山是那样巍峨,那山上的树木是那样挺拔真是引人入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