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圭金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基础信息
拼音yù guī jīn niè
注音ㄩˋ ㄍㄨㄟ ㄐ一ㄣ ㄋ一ㄝˋ
繁体玉珪金臬
感情玉圭金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一如既往(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闻所不闻(意思解释)
- 绝裾而去(意思解释)
- 大江东去(意思解释)
※ 玉圭金臬的意思解释、玉圭金臬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盘根错节 |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