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继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兴灭继绝”。
出处《周书·萧詧传》:“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瞻,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
例子唐·刘知畿《史通·模拟》:“齐桓行霸,兴亡继绝。”
基础信息
拼音xīng wáng jì jué
注音ㄒ一ㄥ ㄨㄤˊ ㄐ一ˋ ㄐㄩㄝˊ
繁体興亡繼絶
感情兴亡继绝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兴灭继绝、兴废继绝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兴亡继绝的意思解释、兴亡继绝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声不响 | 不说话,不出声。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