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殄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例子元·吴亮《劝忍百箴》:“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基础信息
拼音wù guó tiǎn mín
注音ㄨˋ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ㄇ一ㄣˊ
繁体誤國殄民
感情误国殄民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祸国殃民、误国殃民、误国害民
英语injure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y to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绳之以法(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误国殄民的意思解释、误国殄民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