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难苟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苟:苟且。害怕困难,苟且偷安。
出处《清史稿·食货志》:“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州县畏难苟安,请申明赏罚。”
例子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图大事,成大业者不可畏难苟安。”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nán gǒu ān
注音ㄨㄟˋ ㄋㄢˊ ㄍㄡˇ ㄢ
繁体畏難苟安
感情畏难苟安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畏难苟安的意思解释、畏难苟安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