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例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ér bù zuò
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谜语口试
近义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反义词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英语elaborate others'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势不可为 |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
黯然神伤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