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聩振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出处清·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例子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启聩振聋的工作
基础信息
拼音qǐ kuì zhèn lóng
注音ㄑ一ˇ ㄎㄨㄟˋ ㄓㄣˋ ㄌㄨㄥˊ
感情启聩振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力量大。
近义词振聋发聩、振聋启聩
英语enlighten the benight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启聩振聋的意思解释、启聩振聋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龙飞凤舞 |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