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黄口孺子黄口孺子的意思
huángkǒu

黄口孺子



黄口孺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例子似你这等黄口孺子,定然不认得,吾是西歧大将军南宫适。(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kǒu rú zǐ

注音ㄏㄨㄤˊ ㄎㄡˇ ㄖㄨˊ ㄗˇ

繁体黃口孺子

感情黄口孺子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近义词黄口小儿

英语babes and suckling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黄口孺子的意思解释、黄口孺子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致远恐泥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飞蛾扑火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纷红骇绿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首尾两端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腹心相照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忠果正直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阿娇金屋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角巾东路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闻所不闻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顾虑重重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怪模怪样 形态奇怪。
锋芒毕露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黑灯瞎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