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归马的成语故事


放牛归马

拼音fàng niú guī mǎ

基本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放牛归马的典故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放牛归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动声色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疚心疾首 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乘风破浪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忧喜交集
形影相顾 《晋书·桓温传》:“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
掉舌鼓唇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紫陌红尘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陈言务去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