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成语故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拼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基本解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处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典故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及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他为郎中。李密不愿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的祖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终养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