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虑危的成语故事


居安虑危

拼音jū ān lǜ wēi

基本解释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暂未找到成语居安虑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居安虑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倒栽葱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个不提备,跌了一个倒栽葱,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风流才子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国泰民安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