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涕而道的成语故事


垂涕而道

拼音chuí tì ér dào

基本解释涕:眼泪,鼻涕;道:讲。流着眼泪说话。形容十分沉痛地恳切陈词。

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他们垂涕而道,能这样安有不愿之理?”


暂未找到成语垂涕而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垂涕而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焦头烂额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视微知着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反老还童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