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襟肘见的成语故事


掣襟肘见

拼音chè jīn zhǒu xiàn

基本解释掣:牵拉;襟:衣襟。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暂未找到成语掣襟肘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掣襟肘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风驰电掣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作乱犯上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