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良药的成语故事


苦口良药

拼音kǔ kǒu liáng yào

基本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暂未找到成语苦口良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苦口良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血气方刚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