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无外的成语故事


至大无外

拼音zhì dà wú wài

基本解释至:极。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暂未找到成语至大无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至大无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鸡胸龟背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光前启后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