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朱朱的成语故事


白白朱朱

拼音bái bái zhū zhū

基本解释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暂未找到成语白白朱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白朱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枉尺直寻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大公无私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度己失期
光前裕后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兴高采烈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