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必胜之券的成语故事


操必胜之券

拼音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

基本解释操:掌握;券:凭证。手里掌握必胜的凭证。指十分有把握。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解》:“故明主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暂未找到成语操必胜之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操必胜之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墨守成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痛不欲生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灯蛾扑火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体恤入微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风流才子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惊心动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