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不救近火的成语故事

拼音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基本解释比喻在遥远的地方或较长的时间以后;虽然能找到解救的办法;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难。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远水不救近火的典故
春秋时期,小国鲁国与强大的齐国相邻,鲁穆公担心自己的安全,想把儿子送到晋国与楚国去做官,借以拉拢两国。大臣犁沮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是远水不救近火。晋国与楚国离鲁国很远,一旦受到齐国的攻击,他们不可能及时救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远水不救近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皆大欢喜 |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绳之以法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放牛归马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反复无常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尾生之信 |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当机立断 |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仰屋著书 |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
咄咄逼人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