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须臾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须臾:片刻。一会都不能离开。形容至关重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
例子清·吴趼人《新笑史·视亡国为应有之事》:“道之不可须臾离,吾既闻命矣。”
基础信息
拼音bù kě xū yú lí
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ㄒㄨ ㄩˊ ㄌ一ˊ
繁体不可須臾離
感情不可须臾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可缺少。
近义词息息相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释)
- 轮扁斫轮(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不可须臾离的意思解释、不可须臾离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